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高二(6)班的何宇。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我的碎片化時間管理”。
作為學生,我們一天的時間大部分都是在上課,很多同學感覺時間不夠用,作業總是寫不完。但如果我們能抓住一天中的零碎時間,比如睡著前的那段時間、起床、洗漱、上廁所、走路、下課10分鐘、食堂買飯排隊的幾分鐘……把這些零碎時間抓緊利用,就能積少成多、提高效率。
在利用零碎時間時,一定要有針對性和計劃性。我們應該根據時間的長短、不同的場合等情況來安排不同的學習任務。下面舉幾個簡單的例子,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
1.上午第一節課之前的15分鐘,也就是8點―8:15分。由于時間很短,一般不適合做像物理、數學這樣系統性較強、難度較大的學科。這時,我們就可以選擇做一篇英語完型填空或一篇文言文閱讀,這樣既可以達到一種限時的目的,又有利于各個學科的平衡發展。
2.課間10分鐘。我們可以將課堂上不懂的地方或者平時積累的一些問題及時地向老師詢問,這樣可以加深我們對知識的鞏固和理解.當然,我們還可以利用這段時間來收拾學習用具,整理書包、抽屜等,給自己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3.上學和放學的路上、排隊就餐時。這些時間比較短,我們可以隨身帶一個小本子,寫上當天學習的重要單詞、公式定理、化學反應方程式等,并在排隊時拿出來復習背誦。這對重要知識的鞏固及其有幫助。
4.睡著前和醒來后。這兩段時間被譽為“記憶的黃金時間”。睡覺前,可以躺在床上閉上眼睛,在腦海里把當天學過的知識串聯復習一遍。第二天早上醒來,再把昨天晚上記憶的內容復習一遍。長期堅持下來,你會發現你對知識的掌握更加牢固了。
高中階段的學習具有知識量大、學科內容繁多的特點。要在有限的時間里迅速掌握龐大的知識量,需要我們時刻與時間賽跑、不放過任何零碎的時間。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開始,規劃好我們的碎片時間,做自己時間的主人吧!
謝謝大家!